第355章 太平医(2 / 2)

天才狂医 陆尘 1202 字 11天前

问了问井上太翔,那些专家的看法,林枫这才知道这些专家是害怕出事,所以就随意开了点补药应付了事。

当真是太平盛世太平医,不去作死不归西啊,这群人和当初的大部分太医一样。

要知道,给皇亲国戚和大臣们治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其他人还好,最多就是得罪后,不相往来,甚至使点小绊子,而皇帝却是掌握了生杀大权。

当年,清代的‘中医界纠风办主任’徐灵胎被乾隆皇帝招进宫里给大臣治过病。

按理说宫廷的太医院高手云集,怎么还要请身处市井的徐灵胎进京?

原来是清朝的历任皇帝非常了解医生的好坏对自己的重要性,他们总是想把世界上最好的医生留在自己的身边,为自己的健康服务。

但是太医院里的医生却经常让皇帝们不满意。

太医院的医生们都是经过选拔、考试、实习、临床等环节,一点点地熬上来的,级别分别为吏目、医士、恩粮等,按说也是经过了正规训练,层层选拔,而且没到四五十岁是甭想熬上御医这个职称的。

但太医院的医生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看病有顾忌,重的药轻易不敢开,一般的方子中每味药也就是一二钱的份量,有毒的绝对不敢开,紧急的时候药性偏重一点的药有时候都要上呈中堂或者其它上级批示。

所以总是看到御医医术不行,其实不然,他们碍于身份约束,御医在某些方面难以施展。

可是皇上哪里管这些,他一方面要求你疗效好,一方面对你用药还有要求,在这两方面一衡量,御医们的选择是:我一般就开些不温不火的药,不出大问题,疗效嘛,别急,一点点调养吧。

太医太医,太平之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御医之间代代相传的秘密。

所以皇帝经常很恼火,乾隆帝在批示御医的奏折时经常态度很不好,有的时候甚至是很气愤,经常批些“用心治!”“快快的治!”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们就非常希望把民间的中医高手调到自己的身边,雍正帝曾经连下八道一模一样的圣旨,让各地的官员推举当地的名医进京。

其中非常有趣的是,还特意嘱咐推举的时候不要强迫人家,要好言安抚,推举错了人朕也不怪你们,朕自有考察这些医生的办法,等等。

这次万亿考察团事关周山省未来发展大计,出了任何问题,省里就要问责,除此之外,来者大部分都是老外,出了问题会有外交纠纷,寻常人惹了外交官司,基本上等于完了,所以保健局的专家们也尽量不冒险。

虽说津岛百川的病不是很严重,但这已经算是坏病了,因为他的肌肉中有很多的痰核,这是吃人参吃坏的,宁治十病,不治坏病。

再说了,这些老外在这里三两天也就走了,只要混过这几天,一切都雨过天晴,傻子才冒险呢。

毕竟治好了最多就是一句褒奖,某某某医术了得,不错不错,再接再厉,治不好却是要赔上身家性命甚至让子孙后代都遭殃,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