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要被猪队友坑死了(1 / 2)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2303 字 9天前

真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金自点才会这么说。可以说,他从骨子里就瞧不起明军,就彻底投向了满清这边。

不过英俄尔岱身为建虏高层,自然知道旅顺之战的事情。事实上,他也正是因为旅顺之战的结果,皇太极才派他前往朝鲜的。

一是英俄尔岱当年就领兵打得朝鲜没脾气,可以说在朝鲜人眼中,是非常有凶名的。由他来,根本不需要出多少兵力,就能让朝鲜乖乖地交出造船厂。

二是顺便又向朝鲜要一批粮食,反正这个东西,多少都不嫌多。要不是如今辽东缺粮,再顺便掠一些朝鲜青壮回去都是没准的。至少在上一次丙子年间,满清就掠了四十万朝鲜青壮回辽东。

三是明军又渡海而来,皇太极担心朝鲜又会暗中投靠明国,因此让英俄尔岱来,把剩下的朝鲜对大清的主战派给带回去。如此一来,他相信就算明军来了,朝鲜一时之间也不会重新投向明国。

然而,不管是皇太极还是英俄尔岱,还是小瞧了大明对朝鲜两百多年的恩养,哪怕是主和派中的领袖崔鸣吉,其实都是心向大明的。不是所有人,都和这个金自点一样,会全心投向满清。

此时,英俄尔岱听金自点这么说话,就微皱着眉头说道:“明军渡海而来,肯定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千万不能大意了。”

他不好说大清对旅顺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能强调明国的强,但也不能罔顾事实,直接贬低明军,因此,从另外一个方面提醒下这个朝鲜将领,希望他别在以后对阵明军的时候吃了亏,那样的话,大清就少了一条好狗了。

“还是大人说得在理,一定,一定!”金自点虽然心中有点不以为然,不过表面上,还是附和道,“只要有大清在,就算明军有备而来,最终也是会和以前一样!”

听到这话,英俄尔岱便知道他没怎么听进去,不过也不说破,至少这样对大清有信心,总好过被明军吓破胆不是!

他抬头看看天色,微皱了下眉头,而后对金自点吩咐道:“埋锅造饭吧,已是响午时分了!”

朝鲜几次被满清侵入,烧杀劫掠的事没少做,小一点的城镇早已成了断壁残垣,唯有大一些的城池还在。原本朝鲜就人少,这么一来,就更荒芜了。

这支军队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要想吃喝,自然是要自己动手才行。当然了,这个自己动手,并不包括建虏本身,他们是大爷,当然有人会服侍的。

军令传下,那些朝鲜兵纷纷放下手中的长枪火铳,然后搬运粮食,寻找水源,开始埋锅造饭。

戴了一顶朝鲜军帽的金尚宪,并没有被放下囚车。他精神有点萎靡,不过当他看到,朝鲜军卒烧好的饭菜,全部先端给建虏先吃饱喝足,而所有朝鲜军卒都只能先眼巴巴地看着时,心中便再次涌起愤怒之意。

这些天,他早看出来了,每次埋锅造饭的量是固定的。朝鲜军卒能吃多少,就要看这些建虏吃饱之后剩下多少。如果运气差一点的话,朝鲜军卒中,很多人都要饿肚子。当然了,朝鲜军卒中那些当官的,当然是能吃饱的,因为他们先吃,就按照地位来的,哪怕他金尚宪这个囚犯,也能比一般朝鲜军卒先吃到。

而金尚宪之所以愤怒,并不是替那些普通朝鲜军卒不值。而是两国的不同待遇,让身为朝鲜一员的他,感到屈辱,就如同他们朝鲜人都是狗,就等着主人吃剩了他们才能吃一般。

看着建虏在那胡吃海喝,不少朝鲜军卒的肚子都不由得咕咕响了起来。可是,他们也只能看看而已,而后幻想下自己也能那么吃上一顿。真能吃上,怎么也要再等段时间。而且最后吃的时候,留给他们的时间也不多,建虏那边可是不耐烦等人的。

英俄尔岱这边,他吃得有点慢。不过并不是这饭菜味道不好。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其实没有那么讲究。而是他在吃得时候,有点走神了。

没办法,他是满清当中不止有匹夫之勇的头目之一。不说别的,就只讲崇祯二年时候,他守遵化就能知道这人的能耐了。

当时,英俄尔岱留守遵化城。他手中兵力并不多,却能乘势招降滦阳营。而后,到了崇祯三年初,蓟辽总督张凤翼、顺天巡抚谢如兰等统兵夜攻遵化,原本已经投降后金的石门驿等十一处城堡又立刻改换门庭,再度成为明军一员,一起攻打只有八百守军的遵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还是打不下遵化,而且那投降来,投降去的十一处城堡中,又被他给说回去了五处。

除了打仗之外,他还管着满清的粮食、贸易等事项。在朝鲜被满清打服之前,就是英俄尔岱出使朝鲜,威逼利诱让朝鲜君臣对满清让步。这种事情,可不是没脑子就能做到的。

就在这一次来朝鲜之前,他就率领其手下,在凤凰城、盖州、熊岳等处,一次就扩展旧界达数百里。如果历史不改变的话,明年他将去辽西丈量土地,监督农工。

因此,没有了晋商输血之后,如今满清所面临的困境,他英俄尔岱要比大部分人都要清楚得多。如今雪上添霜的是,明国竟然又重开了东江,而且还是派出精锐,这将对满清的形成足够的牵制,这一点,他英俄尔岱也同样心中清楚得很。

“真是多事之秋啊!”英俄尔岱忽然低声叹了一句道。

对于晋商的毁灭,他真得是非常遗憾。

有些事情,别人不知道,他却是清楚的。晋商不但给辽东输血,还能提供军情,甚至通过各种方式去影响明国对大清的决策。比如东江这颗钉子,就先后影响了明国决策,最终在崇祯十年的皮岛海战之后最终解决了这颗钉子。

想到这里,英俄尔岱不由得又在心中叹了口气。如今东江之明军,还是一名总督亲自统领,这级别之高,已经是和关宁那边相提并论,明国皇帝,终于是清醒了么?这支东江军,能通过什么方式拔除呢?

他正这么想着,忽然,就被急速地马蹄声给惊醒了。

英俄尔岱闻声抬头看去,却见部署在队伍前头的探马,正飞速赶回来,同时大声喊着:“有敌袭,战备,有敌袭,战备……”

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话,探马是不可能这么着急地报警,而是会报于主帅知道,而后由主帅定夺。

可此时,探马却直接喊出来了。由此可见,情况必定非常紧急。这一点,从逃回的三名探马中,有两人身上挂着箭支还来不及拔掉就能知道了。

可是,听到这话,几乎所有人都在脑海中冒出一个疑问:“敌袭?那里有敌袭,又有谁敢袭击大清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