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1 / 2)

大宋王侯 九孔 4795 字 15天前

张展额头汗迹隐现,躬身说道:“官家说的是,只是各方牛鬼神蛇冒出来不少,但那股贼子却始终没有出现,那漕帮周杰也没有任何异动。”

赵匡胤眉头紧皱,半晌之后,叹了口气,说道:“这股贼人能够传承数百年,参与甚至妄图操控窃国谋帝的大事,自然不是寻常势力能够相比。并且,他们做事向来谨慎,没有万全把握,是绝对不会出手的。”

“不过,以朕对叶尘的了解,那天星玉佩之事,多半是当不了真的。”

“官家的意思是……”张展小心的问道。

赵匡胤看了一眼张展,冷哼一声,说道:“不管是真是假,这什么天星玉佩还是放在宫里的好,若真没用,用来与那陈景元换个半壁江山,来日也能让我禁军儿郎少死一些。只是叶尘宗门传世宝物,朕出面去要,有失朕颜面。”

张展说道:“臣明白了,臣定会出动武德司的高手,从贼子手中将天星玉佩枪来。”

赵匡胤看了看门外,说道:“那郭无为的师弟,太平教张无梦的二弟子邢西扬是不是已经带进宫来?”

张展说道:“回禀官家,邢西扬臣已经带来,就在殿外。”

赵匡胤坐在御座之上,看着张展带着一名道士打扮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眸中带着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名中年道士。

此人面容普通,是扔到人群中都不会被人注意的那种类型,唯一特别的是那一双显得沧桑的过分的眼睛,使得他乍一看三十来岁,但若和其对视,总感觉其年龄不小,已经有四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样子。

可真正让人感到此人不凡的,是明明一身寻常道袍装扮,可他身上那股从骨子里面散发出来的出尘气息怎么都掩盖不住,赵匡胤目光落在其身上,便感觉一股澄净的气息扑面而来,心中不由一片宁静。

张展跪下行礼,中年道士只是行了一个方外人的抱拳礼,说道:“贫道邢西扬见过陛下。”显得不卑不亢。

赵匡胤看着中年道士,不由眼睛一亮,眸中欣赏毫不掩饰,但紧接着想起赵普前些日子特意所言,不由心中一凛。

赵普在去年六月刚刚北伐北汉班师回朝时,曾经特意语重心长的对赵匡胤说道:“天下有四股势力为祸乱之源,除了潜伏在大宋的那股神秘势力之外,便是北方太平教、南方天一道,以及如今扎根在南唐的弥勒教。其中天一道最擅以邪术操控玩弄皇室重臣。弥勒教最擅长蛊惑百姓,骗取民脂民膏,且还煽动百姓闹事。而太平教妖道则最擅长蛊惑帝王,郭无为曾经一度在北汉朝廷中的地位,以及契丹皇帝一度沉溺于太平教,甚至欲拜张无梦为师就可看出,在这方面的太平教的道行有多深。”

当日在晋阳时,郭无为或许因为多有顾忌,没敢放肆。如今这邢西扬一见面,不出一声,便让自己好感大增,着实有些邪门。赵普所言不得不防啊!

赵匡胤心中念头百转,但面上却不露丝毫,他先是示意张展起来,然后冲着中年道士一脸温和的点了点头,对左右说道:“给邢道长看座。”

“邢道长此次南下,在晋阳应该已经见过郭无为,郭无为想来该说的都已经给道长说了吧?”赵匡胤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邢西扬眼见赵匡胤除了刚开始眼睛发亮之外,如今目光却已经一片清明,不由心中有些失望,心想这赵匡胤不愧是一国开国大帝,的确不是那契丹体弱多病的小皇帝所能够相比。要知道,张无梦一系嫡系传人都会修炼一种特殊功法,此功法有成之后,在与人接触时,运转功法,便会自然而然散发出一种奇特气息,使得身边之人不由自主,却潜移默化的对他产生好感和信任。有那心志不坚之辈,直接倒头膜拜都有可能。

邢西扬心中的失望同样没有表现在脸上,甚至神态举止显得越加高深莫测,与赵匡胤目光对视,说道:“陛下!郭师兄已经给贫道说过,这几个月以来,我太平教也全力调查那股势力底细来历,已经有所收获。”

赵匡胤闻言,不由身体一震,眸中精光闪动,急声说道:“什么收获?”

邢西扬一见赵匡胤的反应,不由心中振作,心想先给你一些甜头,让你见识一下我太平教的手段,这般想着,嘴中却说道:“陛下可听过大唐七宗五姓,以及继嗣堂和魔教?”

赵匡胤眸中神光电闪,盯着邢西扬,没有正面回答后者问题,而是说道:“邢道长请继续说。”

邢西扬心中冷笑,但面上却风轻云淡的过份。

“此事说来话长,这股势力历史也颇为久远。嗯……大唐七宗五姓陛下想来应该听说过,是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荥阳郑、陇西李、赵郡李、太原王。他们是大唐时郡望第一流的高门士族,势力最庞大的七个门阀。曾有清河崔氏嫌弃大唐皇室有胡人血统而拒娶大唐公主。大唐宰相薛元超以平生未能娶得一个七宗五姓族中之女做妻子而视为平生最大憾事。从这两件事,就可看出这些门阀的势力和影响如何巨大……”邢西扬说道。

“但是这些门阀盛极于唐,它们存续的危机也在唐朝立国之初便埋下了。大唐得以供奉凌烟阁的开国重臣之中,有三分之一是匈奴、鲜卑、突厥族裔,唐太宗李世民本人不但也有胡人血统,而且唐高祖李渊建国之初更是借助了突厥人的兵力,所以开国之后,自然而然地便抛弃了隋文帝以华夏正统为主四夷蛮狄为次的国策,讲究华夷一体。”

“四方夷族拥有自己的政体、兵权,又拥有与汉人不同的文化。可是大唐对其这样纵容不加压制,隐患便渐渐埋下了。大唐立国之初,唐太宗兵强马壮,战将如云,又趁突厥内乱、连年天灾的时候,灭了东突厥,分裂西突厥,兵威震慑天下,胡人自然纷纷向他臣服,但是剩下的这些四夷蛮狄顺服于大唐的只是一个名号,实力丝毫未受钳制,相反日益壮大。”

第209章 圣堂来历

“到了唐太宗末年,开国兵威渐消,当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兼并诸羌后势力大增,遂提兵二十万,迫娶大唐公主。唐太宗认为嫁一女可抵雄兵十万,遂放弃动武,答允婚事,并带去医药、营造、工技、农桑等种种技艺以示友好。”

“不料,吐蕃因此更加富强,野心却也滋生更甚,文成公主尚在,和亲之谊犹存,吐蕃便再度兴兵侵唐,于西平大非川大败唐将薛仁贵,击溃唐军十余万,吐谷浑沦陷。吐蕃得了甜头,从此连年寇边,先后占据唐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控制了整个西域。”

“到武则天时期,武威军总管王孝傑打败吐蕃,好不容易收复了安西四镇。可唐中宗时,大唐却又应吐蕃请求,继续采用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还愚蠢地把河西九曲之地赐予吐蕃,美其名曰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之地。九曲之地土壤肥良,吐蕃得到九曲之地后如虎添翼,自此实力大增。于是便开始反叛侵唐,在大唐的胡人节度使安禄山作乱时,吐蕃便趁机占据了河西、陇右,直至把整个安西都护府全部纳入他们的掌控之中。”

“眼看着在所谓华夷一体的国策之下,胡人势力日趋壮大,而胡人人口更是迅速增多,七宗五姓这样的门阀高姓中的一些睿智之士感到非常不安。他们担心这样纵容下去,会再次出现五胡乱华的惨剧。”

听到这里,赵匡胤神色感慨的插了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邢西扬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这句话是晋人江统所著的《徙戎论》中的一句话,他这篇政论写出后不到十年,就发生了五胡乱华的惨剧,华夏族人几乎被屠戳一空。七宗五姓的这些人认为夷狄之族,不可推心置腹!大唐对夷狄过于信任和纵容,甚至有不少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俨然国中之国的节度使都是胡人,这是养虎为患,一旦朝廷无力控制时,难免重酿悲剧。而且为祸中国者,必是夷狄之族,是以极为忧虑。”

邢西扬很清楚,他们太平教之所以能够蛊惑君王,是因为他们的嫡系弟子都有着不属于一国宰相的见识和认识,否则又拿什么去蛊惑君王,蛊惑朝廷。郭无为能够执掌半个北汉朝廷便是如此,张无梦能够成为契丹皇族座上宾也是如此。邢西扬要想得到大宋天子看重,光是功法带来的影响远远不够,即使他们将所掌握的有关圣堂的秘密说出来,依然还不够,还需要展现他们过人的见识。

果然,赵匡胤表示深以为是,微微颔首,说道:“邢真人所言甚是。”不知不觉中,赵匡胤对邢西扬的称呼已经由道长变成了真人。

邢西扬感慨一声,接着又说道:“自古以来,我华夏江山,天下交替,朝廷更迭,多是华夏一族内部之争。而七宗五姓,乃是华夏正统,所以不管谁做了皇帝,这些高门大族的利益都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可是一旦外族胡人祸乱中原,这些门阀大姓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说不定传承数百年的庞大家族就要因此烟消云散,所以他们认为应该及早应变,国既不可存,便自存其家。传承数百年的门阀大族非同小可,睿智之士不在少数。”

“到后来,那胡儿安禄山果然叛乱,唐军屡屡战败,迫不得已向回鹘借兵,回鹘答应出兵,但是他们与大唐约定的条件是‘光复两京,土地归唐,仕女金帛任回鹘肆意拿取三天’。如此荒谬的条件,那大唐天子竟然就答应了。”

“唉!回鹘人进入大唐之后到处抢劫财物、奸淫女子,其危害甚至比安禄山叛军更烈。当时有个地方官,正是七宗五姓族人,他愤怒之下,把一个纵火烧死许多在佛寺逃避战火的难民的回鹘元凶关进了大牢,回鹘头领闻讯后竟自鸿胪寺飞马驰入县狱,砍伤狱吏、劫囚而出。所谓的臣国如此嚣张,大唐竟束手无策。而这还不算,等到回鹘人走后,大唐还要不断给予‘赏赐’来安抚他们,同时被迫以高购买入许多回鹘的病马、老马。”

“陛下想来也能想到,那些高门大姓的华夏正统观念最是强烈,大唐皇帝有胡人血统都令他们心生鄙夷,更何况任由外族如此肆虐、自己的朝廷却不顾体面和尊严?至此,那些豪门大族皆有怨意,奈何朝廷是面上风光,实力不济,他们却也束手无策。那些七宗五姓中有远见的人认为危机越来越近,便说服了家主,将宗族中大半势力和资源与身在明处的七宗五姓彻底分离,由明转暗,藏到民间,一方面为了隐藏力量,另一方面一旦天下大乱,七宗五姓受到致命打击时,他们就能为七宗五姓存续血脉。”

“后来果然不出七宗五姓所料,大唐盛不过三代,随即乱象频仍,‘渔阳颦鼓’、‘安史之乱’、‘朱泌之乱’、‘刘展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甘露事变’、‘李希烈之乱’、‘吴济元之乱’、‘京师三陷,天子四迁’、到唐朝末年已经民不聊生,甚至出现百姓易子相食的惨剧。而这个时候,一系列乱局闹得大唐日渐衰微,胡风越刮越烈。”

“说起来,大唐江山取自大隋,但是自立国到亡国,哪怕国势最盛的时候也不曾恢复隋朝时的疆土和富强,到最后更是被大唐养壮了的四方胡虏,将身上的肉一块块剜了去。”

“当时,辽东被粟末靺鞨人占领了。辽西被契丹人占据了。安西和北庭都护府被吐蕃、回鹘、大食人瓜分。河西、川西被吐蕃占领。长安以北、夏州、庆州被唐廷拱手送给了党项人。吐蕃、回鹘都甚至曾数次攻陷长安。就连那小小的南诏国都一度消灭唐军十余万,两次占领成都。”

“唉!事到如今,这些地方大多都还在外族人手中,甚至自秦汉以来的所有养马之地,几乎全部沦丧于外族之手。使我华夏之国始终缺马,骑兵始终不足。”

“等到黄巢造反时,大唐根本无力平叛,于是又向沙陀人借兵,这一来引狼入室,沙陀人祸乱中原,十年立一国,三年立一君,一时诸国林立,战乱不休,什么都打破了、什么都扫光了,门阀氏族土崩瓦解,再不复当日风光。”

“而这个时候,七宗五姓隐藏起来的势力,因为以三教九流为外围,五姓宗亲为核心,隐身于民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当七宗五姓掌握的朝堂力量荡然无存的时候,七宗五姓却在民间发展壮大到拥有了极大的势力,极其庞大的力量。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完善的情报网,纵横交错的人脉甚至强大的武力。这些所有七宗五姓的实力,若是集中起来,足以立一国亡一国。”

“唉!人心总是思变的。而这个时候,七宗五姓的后人在发展过程中渐渐迷失了最初只是保存血脉,默默发展的初衷。七宗五姓中不少家主就想,他们已经没有必要为了恢复近两百年前的郡望、姓氏而继续隐忍下去,浪费自己父祖几辈人创造的心血?在这乱世之中,如果集中整个七宗五姓隐藏的力量,难道他们不能自己打一个大大的天下?要存续一个血脉,还有比成为一个国家的皇帝更好的办法么?”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大概近百年前,清河崔家隐藏起来的势力召了一位女婿,此人姓玉,他认为七宗五姓打天下,当皇帝,乃是取死灭族之道,光是七宗五姓为了皇帝之位互相内斗,便足以让他们走上灭族之路,更不用说从此之后由暗转明,暴露在天下各方豪强目光之下。这位崔家女婿可谓是天纵奇才,身怀绝世神通,手段通天,用了五年时间,硬是将所以想自己当皇帝的家主杀死,然后将七宗五姓的势力由松散的联盟凝聚统一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森严神秘,且严密之极的组织,这个组织名叫继嗣堂,他们也自称圣堂。而他则成为第一代圣堂堂主。七族家主则是长老。不过听我师尊说如今又多了两外长老,继嗣堂有九个长老,这多出两个长老是那位圣堂主的传人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