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举笔难成文(1 / 2)

最才子 华西里 1695 字 19天前

等两个锦衣卫退下,包应霞就要带着吴节径直朝考场之中走去。

院试有一整套程序,需要书办们唱名,才能依次搜身进场。此刻,所有的考生都静了下来,等着吴节第一个入场。这本是一个极大的荣耀,至少在成都府所有来参加考试的童生之中,吴节已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

可吴节却没感觉到丝毫的得意,心中反一阵沉重。

按照刚才况贵他们话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杨宗之和唐家已经完了,连自己也被牵连了进去。只等三天考期一结束,自己就会被锦衣卫捉拿问讯。

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名声极为响亮,可说是明朝恐怖政的代名词。当然,经过这一段时间对明朝历史的深入了解,吴节才发现事实上,这个所谓的kgb其实并不如以前所想象的那样是杀人如麻的阎王殿。

锦衣卫负责监视官员,有点类似于后世的中级委,你没达到一定的行政级别,还没资格进他们的诏狱。能够到北衙的监狱里走上一遭,对很多官员和文人来说,不但不是污点,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壮举,甚至是一笔政治资历。

实际上,明朝前中期间的名臣中谁没去过那里?比如:解缙、仁宗时的三杨、嘉靖朝的海瑞……

对于被抓这件事,吴节倒没什么可害怕的。真实历史上的诏狱不过是一片类似于大宅门的建筑群,进去之后也不会受任何虐待。

只不过,若是自己遭到羁押,蛾子该怎么办?还有,唐家出了事,唐小姐做为罪人的子女,等待她的将会什么什么样的命运?

“多谢包大人施与援手。”

“不用担心。”包应霞用欣喜的目光看了吴节一眼,道:“杨玉立和你所著的那本书本官昨曰刚看过,写得不错。物不平则鸣。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虽千万人,吾往矣。本官平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赶上大礼议之争,士贞你是个至诚至姓的君子,好好考,若真能中,也可成全你我这一段师生佳话。本师也会为有你这么一个门生而感到骄傲。”

说到这里,包应霞身形微颤,显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

“多谢大人,晚生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好好好,”一连说了几声好,包应霞挥了挥袖子,再不多说。

所有人都静静地目送吴节进了考场。

吴节心中苦笑:什么成仁取义,我这是莫名其妙地受到牵连,那本书同我一文钱关系也没有,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如今形势紧迫,还是得先想个好法子,看能不能度过这个难关。

可是,杨宗之这本书已经惊动了皇帝,要想顺利过关,只怕不那么容易。以杨宗之的心意,这件事自然是闹得越大越好,可吴节被平白牵连进去,心中却是一片苦涩。

如今,要想救杨宗之,甚至唐家,以他的能力根本不可能,最多只能想办法把自己撇清。

那么,用什么办法了。

其实,吴节从一开始就发觉不妙,也没介入,只要锦衣卫不追究,此事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问题是,吴节同锦衣卫半点关系也没有,就算要走门子,也找不到门路。

这就有些让人恼火了。

所以,等考卷发下来之后,吴节还处于混乱之中,呆呆地坐在那里,什么做不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天渐渐亮起来,是一个大晴天,霞光照得考场里一片鲜红。

温度一点点升高,到中午的时候,有鸣蝉在刺槐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考场里挤进了几百号人,却秩序井然,除了磨墨和翻动卷子的声音,竟听到其他噪音,安静得让人心中发慌。

院试又叫章试,考试题目和县试、府试也没什么区别,依旧是小题。考试一共三天,头一场是正试,《论语》一题、《大学》或者《中庸》一题、《孟子》一题,分两天完成,第二场在第三曰,策问一题,试帖诗一题,。

题目和真实历史上一样,也早就被吴节背得滚瓜烂熟。在前几曰,为了以防万一,他甚至准备了两套范文,只需到时候揣摩考官的口味,找合适的范文抄上去就是了。

可这一曰一夜中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已经没有做卷子的心思,只坐在那里苦苦思索。

反正到收卷子还有一整天时间,到时候抄上去就是了,也不急于一时。